富士劇啟示錄
富士劇啟示錄
富士劇啟示錄
日本社會的性別認知障礙
文/譚山山
中國的電視劇很歷史,韓劇很婆媽,日劇很現實。日劇Last Friends以表現家庭暴力、同性之愛等驚爆社會題材,成為上半年最發燒的話題劇。
中國電視劇業者還在樂此不疲地生產古裝劇(看一部新版《紅樓夢》鬧出了多少動靜),韓劇持續婆媽,相比之下,日劇卻顯得現實多了。僅以2008年春、夏季播映的日劇為例,在CHANGE中,木村拓哉塑造了一個日本版奧巴馬,甚至連劇名“CHANGE”都是呼應奧巴馬的“改變”說;在《從天而降3億2千萬》中,反町隆史成了一個“窮忙族”,沒房子沒存款,老婆孩子也離他而去;Around 40反映的則是40歲上下的大齡“剩女”的生活。在日本“觀眾最愛春季劇集”票選中高居榜首、同時位列日本博客新聞Top10第一位的Last Friends(以下簡稱LF),更是因為涉及家庭暴力、同性之愛等驚爆題材,成為今年日本最發燒的話題劇。
性別認知障礙,指的是肉體的性別與意識中的自我性自認不一致的現象,而LF在日本掀起風潮也正是圍繞這個醫學問題而開始探討日本的社會現象。LF由以出演純愛劇成名的長澤正美、錦戶亮主演,第二女主角上野樹裏上一個角色則是喜感十足的“野田妹”。明明是全班偶像劇的陣容,編劇淺野妙子卻不讓他們談一場夢幻般美好的戀愛,而是讓他們每個人都愛得極其痛苦:男主角及川宗佑(錦戶亮)是在兒童福利課任職的公務員,私下裏卻是一個DV(Domestic Violence,家庭暴力)男,因為對女友強烈的佔有欲而對女友,甚至女友的朋友施以暴力;女主角藍田美知留(長澤正美)從來沒有覺得被愛過,極度害怕寂寞,面對男友的暴力,她因為愛而一再妥協;第二女主角岸本瑠可(上野樹裏)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越野摩托車手,卻有著死也不肯說出來的苦衷——性別認知障礙,愛的是美知留卻沒有辦法說出來;第二男主角水島武(瑛太)則是一個堪稱“婦女之友”的中性男,因為童年陰影而對女性懷有恐懼感,但卻對瑠可動心了。每個人都有病,而根據劇情設置,都是有根源的:除瑠可外,其他三位主角都在問題家庭中長大,可以說,他們是日漸普遍的社會問題的受害者,就像劇中的一句臺詞,“我們都是孤苦伶仃的孩子”。
雖說日本動漫中不乏表現性與愛的多元化形式的作品,而且表現形式非常大膽,但對於受眾層面更廣的電視劇來說,這些都屬於禁忌題材,即便涉及也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不過,隨著如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日趨普遍,以往的禁忌題材成為電視劇演繹故事的重要元素,也就出現了像LF這樣與時俱進的電視劇。
LF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是家庭暴力問題。有調查顯示,日本2007年家庭暴力案件的總數比上一年增長了15.1%,僅2007年一年向日本警察局報案或諮詢的家庭暴力案就高達2.01萬起,其中女性受害者高達98.6%,男性受害者占1.4%。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人選擇了默默地承受痛苦。另據日本內閣府的抽樣調查資料,33.2%的日本女性和17.4%的男性曾同時遭受“身體性暴力”、“精神性暴力”和“強行性行為”這三種類型的家庭暴力。這是一個連日本人都震驚的調查結果,也就不難理解LF為什麼成為最發燒的話題劇了,在LF的官方網頁上,留言的大多數是女性觀眾,其中有不少訴說遭到家庭暴力的痛苦。
相對於DV男的殘暴,LF中既有女性的細膩溫柔,也有男性的爽朗勇敢的第二女主角瑠可意外地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很多女性觀眾認為,瑠可的愛不帶任何雜質,為了保護所愛的人不惜付出生命,這正是她們所追求的純愛,哪怕她愛的是同性。而編劇在處理同性之愛這個比家庭暴力更邊緣的題材時,也相當聰明,比如並不是直接把瑠可寫成同性戀者,而是“性別認知障礙”,角色的內心掙扎,更能引起共鳴。
其實關注社會問題一直是日劇的一個發展方向,比如同為淺野妙子編劇的《神啊,請再多一點時間》關注援助交際、HIV感染,《十四歲媽媽》關注少女未婚生子,《電車男》、《螢之光》則演繹“宅男”、“幹物女”。LF中幾位80後男女合住在一幢Share House的情景,讓人不由地想起中國電視劇《奮鬥》。實際上《奮鬥》還是偶像劇的路子,曾有人評論說“不是奮鬥而是享受”;而LF的主創者,則追求與時代同步,不惜讓人氣偶像顛覆形象,給觀眾展示殘酷而又真實的現實。中國的電視劇業者在把電視劇拍得很美的技術層面上,應該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把電視劇拍得好看上,是不是應該向日本同行多學點招兒?
日本社會的性別認知障礙
文/譚山山
中國的電視劇很歷史,韓劇很婆媽,日劇很現實。日劇Last Friends以表現家庭暴力、同性之愛等驚爆社會題材,成為上半年最發燒的話題劇。
中國電視劇業者還在樂此不疲地生產古裝劇(看一部新版《紅樓夢》鬧出了多少動靜),韓劇持續婆媽,相比之下,日劇卻顯得現實多了。僅以2008年春、夏季播映的日劇為例,在CHANGE中,木村拓哉塑造了一個日本版奧巴馬,甚至連劇名“CHANGE”都是呼應奧巴馬的“改變”說;在《從天而降3億2千萬》中,反町隆史成了一個“窮忙族”,沒房子沒存款,老婆孩子也離他而去;Around 40反映的則是40歲上下的大齡“剩女”的生活。在日本“觀眾最愛春季劇集”票選中高居榜首、同時位列日本博客新聞Top10第一位的Last Friends(以下簡稱LF),更是因為涉及家庭暴力、同性之愛等驚爆題材,成為今年日本最發燒的話題劇。
性別認知障礙,指的是肉體的性別與意識中的自我性自認不一致的現象,而LF在日本掀起風潮也正是圍繞這個醫學問題而開始探討日本的社會現象。LF由以出演純愛劇成名的長澤正美、錦戶亮主演,第二女主角上野樹裏上一個角色則是喜感十足的“野田妹”。明明是全班偶像劇的陣容,編劇淺野妙子卻不讓他們談一場夢幻般美好的戀愛,而是讓他們每個人都愛得極其痛苦:男主角及川宗佑(錦戶亮)是在兒童福利課任職的公務員,私下裏卻是一個DV(Domestic Violence,家庭暴力)男,因為對女友強烈的佔有欲而對女友,甚至女友的朋友施以暴力;女主角藍田美知留(長澤正美)從來沒有覺得被愛過,極度害怕寂寞,面對男友的暴力,她因為愛而一再妥協;第二女主角岸本瑠可(上野樹裏)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越野摩托車手,卻有著死也不肯說出來的苦衷——性別認知障礙,愛的是美知留卻沒有辦法說出來;第二男主角水島武(瑛太)則是一個堪稱“婦女之友”的中性男,因為童年陰影而對女性懷有恐懼感,但卻對瑠可動心了。每個人都有病,而根據劇情設置,都是有根源的:除瑠可外,其他三位主角都在問題家庭中長大,可以說,他們是日漸普遍的社會問題的受害者,就像劇中的一句臺詞,“我們都是孤苦伶仃的孩子”。
雖說日本動漫中不乏表現性與愛的多元化形式的作品,而且表現形式非常大膽,但對於受眾層面更廣的電視劇來說,這些都屬於禁忌題材,即便涉及也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不過,隨著如家庭暴力等社會問題日趨普遍,以往的禁忌題材成為電視劇演繹故事的重要元素,也就出現了像LF這樣與時俱進的電視劇。
LF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是家庭暴力問題。有調查顯示,日本2007年家庭暴力案件的總數比上一年增長了15.1%,僅2007年一年向日本警察局報案或諮詢的家庭暴力案就高達2.01萬起,其中女性受害者高達98.6%,男性受害者占1.4%。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人選擇了默默地承受痛苦。另據日本內閣府的抽樣調查資料,33.2%的日本女性和17.4%的男性曾同時遭受“身體性暴力”、“精神性暴力”和“強行性行為”這三種類型的家庭暴力。這是一個連日本人都震驚的調查結果,也就不難理解LF為什麼成為最發燒的話題劇了,在LF的官方網頁上,留言的大多數是女性觀眾,其中有不少訴說遭到家庭暴力的痛苦。
相對於DV男的殘暴,LF中既有女性的細膩溫柔,也有男性的爽朗勇敢的第二女主角瑠可意外地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很多女性觀眾認為,瑠可的愛不帶任何雜質,為了保護所愛的人不惜付出生命,這正是她們所追求的純愛,哪怕她愛的是同性。而編劇在處理同性之愛這個比家庭暴力更邊緣的題材時,也相當聰明,比如並不是直接把瑠可寫成同性戀者,而是“性別認知障礙”,角色的內心掙扎,更能引起共鳴。
其實關注社會問題一直是日劇的一個發展方向,比如同為淺野妙子編劇的《神啊,請再多一點時間》關注援助交際、HIV感染,《十四歲媽媽》關注少女未婚生子,《電車男》、《螢之光》則演繹“宅男”、“幹物女”。LF中幾位80後男女合住在一幢Share House的情景,讓人不由地想起中國電視劇《奮鬥》。實際上《奮鬥》還是偶像劇的路子,曾有人評論說“不是奮鬥而是享受”;而LF的主創者,則追求與時代同步,不惜讓人氣偶像顛覆形象,給觀眾展示殘酷而又真實的現實。中國的電視劇業者在把電視劇拍得很美的技術層面上,應該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把電視劇拍得好看上,是不是應該向日本同行多學點招兒?
Johnny j- 訪客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